LED产业资讯

实时掌握LED产业发展资讯,不断研发、创新,开发更安全、更稳定的LED照明产品。

行业资讯,照明行业,照明行业分析,灯具行业,led照明行业新闻,led照明行业分析

当前位置: 主页 >> 信息中心 >> 行业资讯 >> LED产业资讯 >>

看中村修二八大预测 抓准下一个LED照明风口

文章来源:恒光电器
发布时间:2015-09-09
浏览次数:

  

  中村修二,对于LED人来说,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作为高亮度蓝色LED的发明人,他在LED领域占有绝对话语权,尤其在去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他的一言一行更是牵动着LED行业的舆论风向。

  针对下一代照明技术,绿色照明,中村修二在近年来发表了各种预测,或是激光照明,或是光通讯,或是雷射二极体……

  小编特为身为照明人的你整理了中村先生的这些预测,看看能不能从中抓准下一个照明风口。

中村修二

  1.“LED下个突破是相位一致性”

  近日,在台湾科技菁英领袖高峰论坛召开前夕的记者会上,中村修二表示看好LED产业前景,只是目前厂商生产元件较难获利,业者应朝系统发展。同时,节能与环保,LED下个突破是相位一致性,LED灯管,这样光将可传得远。

  2.“雷射二极体能够实现更高效率照明”

  9月3日中村修二受邀至台大进行演讲,他在演讲中分析了固态照明技术的关键发展趋势:除了利用“GaN on GaN”技术制造紫色 LED,继而产生发光一致、更纯净均匀的白光外,建筑照明,雷射照明将会是产业发展关键。

  相较于LED,雷射二极体(Laser Diode,LD)能够实现更高效率照明,星级酒店照明灯具,在不久的将来会相当有市场。

  3.“使用蓝色LED的白色LED早晚会消失”

  在7月24日举行的“GaN掀起能源革命”研讨会上,中村修二指出,由蓝色LED产生的白色LED存在蓝色光的峰值强度较高,容易引起睡眠障碍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蓝光问题”。

  同时,中村修二亦强调,高亮度,InGaN的确是一种奇迹般的材料。没有这种材料,室外照明,就无法实现高亮度蓝色LED。通过在发光层采用InGaN(氮化铟镓)的“双异质结构造”,才实现了达到实用水平亮度的蓝色LED。

  4.“LED下个杀手级应用是光通讯”

  4月9日,中村修二在台湾交通大学的专题演讲中表示,恒光,LED下个杀手级应用是光通讯(LiFi)。现有通讯方式,商业照明,以光纤有线通讯搭配微波无线通讯(如WiFi)为主,但WiFi为人诟病的2大缺点是易遭拦截、微波有害人体。

  5.“看好LD激光照明与GAN基板发展”

  4月初,中村修二在拜访台湾地区时指出,预期未来GaN on GaN(氮化镓基板生长氮化镓)会是有重大突破的地方,在上面长的LD、LED,都会有比以往更好的效率和成果。只是,目前的GaN基板成本还是很高,口碑,远高出蓝宝石基板不少。

  另外,质量,中村修二认为,LD激光照明的效率与质量会比较好,目前成本还很高,可能还要三年到五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商业化普及。

  6.“激光器将取代LED”

  2014年12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举行的诺贝尔奖纪念演讲上,中村修二表示,蓝色LED存在“光效下降”问题,行业资讯,越是高亮度,就越难提高效率。而激光器不存在这一问题,与LED照明相比,激光照明可实现非常高的效率。他预计激光照明将来会取代LED照明。

  7.“以紫色LED推动节能”

  10月8日,中村修二在自己创立的发光二极管(LED)创业企业SORAA公司召开记者会,表示希望通过普及该公司制造的紫色LED来降低能耗、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紫色LED能以更少的能量实现与蓝色LED的相同的亮度,因此有望获得明显的节能效果。

  8.“激光照明或成下一代半导体照明”

  2013年11月11日,中村修二在第十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CHINASSL2013)现场作报告,期间指出,氮化镓比蓝宝石基底的LED更好,而且成本也有所下降,LED-T5一体化灯管,能够满足现有LED技术要求, led室内照明,其电流密度可比以前增加10倍,照明质量更高。同时,使用氮化镓还可以采用非极化和半极化的平面,以提高它的效率。

  下一代半导体照明很可能是激光照明,CCC认证,虽然目前还没有大规模使用,但LED灯与激光灯比较,效率下降小、电流密度增加许多,所以激光照明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在中村修二看来,如果将蓝宝石基板型产品视为第一代固体照明的话,那么GaN基板型产品就是第二代,而激光器照明就是第三代产品。

  但三代照明产品并不存在完全性的取代,因为他们都有自身的优势及专注领域,没有一项技术能满足所有的照明需求。

  而且,固态照明领域还将不断产生新的光源,包括OLED、量子点技术等等,但任何一种光源都是照明技术发展的一站,都不会是这种发展的终结。

更多LED相关资讯,请点击中国LED网或关注微信公众账号(cnledw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