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资讯

实时掌握LED产业发展资讯,不断研发、创新,开发更安全、更稳定的LED照明产品。

行业资讯,照明行业,照明行业分析,灯具行业,led照明行业新闻,led照明行业分析

当前位置: 主页 >> 信息中心 >> 行业资讯 >> LED产业资讯 >>

上市企业前三季度财报表现抢眼 但两极分化明显

文章来源:恒光电器
发布时间:2014-10-27
浏览次数:

 受益于市场对LED相关产品的旺盛需求,2014年前三季度LED上市公司表现良好,行业资讯,大部分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均大幅增长,但也有部分企业出现营业收入增长、利润下滑的情况。截至10月15日,三安光电、勤上光电、国星光电、万润科技等上市企业尚未发布季度的业绩预告。

  成功的道理都是相似的,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在下文中,笔者将逐一分析LED产业链各领域上市企业前三季度业绩情况及其原因。

  芯片

  笔者统计了6家LED芯片上市企业前三季度的业绩情况,分别为:科锐、华灿光电、乾照光电、广东甘化(德力光电为旗下子公司)、士兰微、晶元光电。上述6家企业出现了明显的差别。华灿光电、士兰微、晶元光电三家企业前三季度或第三季度的业绩明显增长,反观乾照光电、广东甘化前三季度净利润则出现明显下降。

  增长:内地企业疯长  台厂看得到吃不到

  ①内地芯片厂增长明显

  华灿光电、士兰微为中国内地企业,晶元光电为台湾企业。其中,华灿光电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上升约720%—750%,士兰微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这两家内地企业增长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华灿光电由于二季度单季度营收迅速提升,逐步扭转了季度亏损的局面。士兰微表示,期内公司电源管理 IC、功率器件成品、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光二极管成品等产品的出货量较去年同期继续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产品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改善。

  笔者分析,这是因为目前LED行业从外延芯片到封装,直至下游应用,整体产能过剩的局面尚未改变,中国芯片市场还在消化产能。但以三安光电和德豪润达为首的内地LED芯片厂已经崛起,国产LED芯片已逐渐获得本地市场的认可,抢了原来台产LED芯片在内地市场的市场份额。而原来在内地芯片场占有极大市场份额的台厂的日子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②台厂:内地市场看得到吃不到

  晶元光电尚未公布前三季度的业绩,只公布了9月营收。月減11.9%,年增21.6%的成绩看起来并不理想, led质量,对此,晶元光电解释道,由于TV背光从第3季开始步入季节性淡季,导致第3季出现调整库存的压力,影响营收表现。如今,台厂在内地市场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对于内地市场,台厂不是慢慢退出,就只能做品牌和渠道,但目前在内地做品牌和渠道成功的LED台企就只有亿光,其他台企还在专注于制造。对于LED台企来说,内地市场是看得到吃不到。台湾二三线企业可能会慢慢消失,这是大势所趋。

  台厂碰上内地企业的话,常常竞争不过内地企业,这有几个因素。第一,价格因素;第二,内地企业学习时间较短,办公照明,他们往往以最低成本学习到台湾的技术,在产品性能上,国产芯片跟台湾一线芯片企业相比,还存在些许差距,但与台湾二线芯片企业相比,已经一点也不逊色;第三,内地企业非理性的竞争,经常“杀价”,台厂就是被“杀”死的;第四,账期,台厂一般习惯现金交易,很少会给账期,而内地企业在付款方式上有很大灵活性。内地LED企业以中小规模为主,往往资金紧缺,账期灵活,内地LED企业当然选择内地芯片厂。当然,内地做出口的产品一般会选择台厂有专利的芯片,内销的主要用内地厂商的芯片。

  虽然在技术上,台厂依然领先内地企业,但由于很多台湾的技术人员到内地发展,电工照明,两岸技术的差距越来越近了。以台厂率先推出的倒装芯片来看,目前也有内地芯片企业开始推出倒装芯片,内地LED企业技术大概落后台企半年左右,而这种差距将会慢慢缩小,可能是三个月、两个月甚至一个月。

下降:幅度较大

  ①产能未扩充,未能实现规模效益

  虽然今年前三季度50%以上的LED芯片厂获得了佳绩,但有限的市场容量决定了企业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2014年前三季度乾照光电、广东甘化前三季度净利润则出现明显下降。

  乾照光电前三季度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10%—30%,广东甘化前三季度同比下降76%至67%,两者下降的幅度比较大。对此, led商业照明,乾照光电表示,影响业绩下降主要因素为:公司新增的土地厂房投入使用,折旧、费用增加以及蓝、绿光LED等项目筹办费用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合同能源管理、LED 照明等新业务的市场拓展力度,增加研发项目投入,费用增加所致。但据笔者了解,乾照光电今年上半年没有增收多少,在外延芯片同行营收普增的情况下,营收不到2亿元,这是因为因为乾照光电保守谨慎迟迟不扩充产能吃了大亏,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乾照光电毛利率一直都高于同行也是事实。

  对于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广东甘化则表示,主要原因是在于,该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德力光电有限公司第三季度开始投产,还未能实现规模效益,造成一定程度的亏损。

  ②市场需求从高功率转向中功率

  近日,科锐发布业绩预警,截至9月底为止的第三季财测(美国会计年度为2015年第一季)至4.2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6.27亿元),国际资讯,低于先前预估的4.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7.01亿元),主要原因是LED照明的营收可能较去年同期减少2成至1.7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68亿元)。

  科锐照明销售之所以不如预期,是因为LED照明市场趋势的变化:LED照明趋势从高功率转向中功率,科锐过去主攻高功率照明,市场风向的转变使得科锐的营收和获利持续面对压力,是冲击科锐营收的原因之一。为此,今年8月,科锐收购台厂隆达13%股权,而隆达在中小功率背光和照明应用LED领域已拥有多年技术与稳定出海口,等科锐入主隆达的效益发挥作用,或许科锐的业绩会有起色。据悉,原本科锐就是隆达的客户,隆达主要供应科锐中功率蓝光LED晶粒。

  封装

  今年前三季度LED封装上市企业业绩普遍增长,笔者统计了7家封装厂,分别为鸿利光电、聚飞光电、长方照明、瑞丰光电、亿光电子、隆达、东贝。这7家封装厂里有5家呈增长趋势,1家下降,还有1家或增或降。除了瑞丰光电下降、长方照明或增或降外,其他LED封装上市企业前三季度均增收增利。

  增长:扩产+收购+渠道

  ①释放产能  销量增长

  鸿利光电前三季度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40%—60%,绿色照明,近乎一倍的利润增长有赖于扩产降低平均成本。鸿利光电表示,2014年LED照明市场需求持续向好,公司抓住市场机会,有效地释放了公司产能,公司在主营业务方面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比去年同期增长25%—50% 的聚飞光电表示,产品销售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带来净利润较快增长。再看看东贝,随着照明旺季到来,在终端需求强劲的带动下,第3季的出货量大幅超前上半年总量,第3季单季营收约26.3亿元(人民币约5.31亿元),较去年同期营收成长51.6%,同时较上季营收成长28.4%。随着高演色域LED面板背光产品在第3季大幅导入智慧型手机面板背光,LED射灯,出货及营收持续攀升。

②收购成功  带来业绩

  前三季度保持增长的LED封装上市企业里,有两家企业得益于其收购的企业业绩。鸿如利光电今年参股的鑫诠光电6月开始计算投资收益、收购控股的子公司良友五金9月纳入合并报表。